滲漏是住宅小區地下室普遍存在的質量問題。試想,如果自己居住的樓棟地下室地面總是濕噠噠的,進進出出不方便,是否也會很影響心情呢?
如果您的地下室發現滲漏問題集中在地下室地面,且現場還有多處泉涌。那么主要的滲漏原因可能如下:
1)底板后澆帶澆筑前垃圾未清理干凈;
2)底板后澆帶止水鋼板未固定牢,發生偏移;
3)混凝土澆筑后未充分振搗均勻,養護時間不夠;
4)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值,前有重物擠壓,導致結構出現裂紋;
5)塔吊拆除時未將混凝土內相關鋼構件清除,未做防水處理就直接混凝土澆筑;
6)地下室主體不均勻沉降造成伸縮縫、底板地面原防水層破壞;
7)溫度變化影響混凝土收縮,造成伸縮縫變形。
地下室底板、后澆帶出現泉眼怎么堵,如何治理?
地下室底板、后澆帶泉涌處滲漏治理
施工工藝流程為:鏟除找平層至結構層→清理基面→配制注漿料→三孔法平行開孔→安裝注漿管→孔洞沖洗、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→循環灌漿→拆除注漿嘴→封堵孔洞→施工一道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→恢復找平層。
具體施工步驟為:
①采用小型挖掘機對整個找平層進行鏟除,清理垃圾。
②按照配合比分別準備好特制注漿料。
③對泉涌處平行開三孔,中間垂直,兩側分別與地面成45°夾角,根據混凝土厚度調整間距,確保三孔的下孔處間距不大于100mm,穿透混凝土結構至素土層(圖2)。
圖2 地下室底板泉眼涌水防水維修節點示意圖
④新開孔洞上安裝帶閥門的特制注漿管。將注漿設備的雙管分別接連兩側特制注漿管,分別打開三個注漿管的閥門,在注漿設備的兩個加料口加入清水進行孔洞沖洗、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。
⑤將特制雙組分注漿料分別加入帷幕注漿設備,進行多次循環灌注,并保持中間注漿管閥門常開,根據泉涌大小可自主調節閥門大小。當中間注漿管里的水流減小至不再往外排水時,觀察設備壓力,當壓力值達到一定數值后停止灌注,并關閉兩側閥門。
⑥灌注結束,等待注漿料成型后觀察是否還有滲漏。如還有滲漏則繼續上述第⑤步注漿步驟;如未繼續滲漏則拆除多余注漿嘴。
⑦拆除注漿嘴后留下的洞口用調配好的“堵漏寶”進行封堵處理。
⑧涂刷一道1.5kg/m2的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,并灑水養護。
⑨按照原有設計恢復找平層。
本文首發于金湯堵漏,轉載請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3s-cqtz.com/news/1583.html,預約施工請聯系我們。